至6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6.54万户,同比增长7.24%,增速全省第二 优化营商环境为民营经济强筋壮骨

近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至6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16.54万户,同比增长7.24%,增速全省第二。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全市民营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9.5%,成为推动发展、增加就业、惠及民生的主要力量。

我市把民营经济发展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高质量考评体系中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市、县两级均成立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市县一体、部门联动、齐抓共推的工作格局。

我市深入研究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31条和省上30条政策措施,从市场秩序、法治环境、要素保障等方面量身定制40条措施,先后出台《打好经济主动仗推动经济整体好转若干措施》《酒泉市壮大民企的支持清单》等惠企利商政策。针对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定期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大力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今年以来,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发放贷款124亿元;完善税收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机制,落实税收优惠13.81亿元。加大科技支持力度,推动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协作创新,建成民营企业国家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科技型民营企业157家。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开通职称评定绿色通道,2023年以来为民营企业评定中级职称95人,引进高技能人才1300多人。

我市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为契机,定期召开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推行领导干部联系民企制度。建立转办整改跟踪机制,开通“陇商通”民营经济发展投诉举报及意见建议受理专窗,通过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倾听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营造全市尊商、亲商、安商良好氛围。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不来即享、一网通办、容缺受理等利企措施,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即来即办。切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和机关干部包抓联系民营企业制度,3100名干部一对一蹲点帮扶,按照无事不扰、有事上门的要求,坚持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较好解决了企业反映检查过多的问题。大力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杜绝“一刀切”执法行为,对384户民营企业依法作出从轻、减轻、免予处罚决定。

我市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2023年以来,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拜访民营企业262家,接待来酒民营企业考察109批次,与13家民营500强企业、7家上市公司、28家行业龙头签订合作协议,签约额160.65亿元。在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一以贯之延链补链强链,广东明阳、日月重工、宝丰多晶硅、浙江正泰、广东欧昊等项目投产,风光全产业链实现了上下游贯通;南都电源、海博思创、鸿合新能源电芯项目成功落地,填补了储能装备空白。这些民企项目为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全产业链装备制造中心和销售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