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资讯 > 工作动态

我市多措并举推动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有声有色”

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多形式、多层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活动,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注民族团结、人人参与创建工作,时时处处讲团结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营造了声势,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我市强化顶层设计,围绕“和美陇原 同心筑梦”主题,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为抓手,周密谋划部署,积极创新实施,制定印发《平凉市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万屏点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4+17项”主题活动。组织参加全省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动员部署大会暨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首场报告会,举办平凉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现场推进会暨平凉市第21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拉开了全市宣传月活动帷幕。各县(市、区)及各有关部门相继召开动员会、启动仪式,对本县区本部门宣传月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分解细化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宣传工作格局,确保宣传月活动纵深推进,取得实效。

深化宣传教育,我市突出主题、深化内涵、扩大范围,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联动、全领域覆盖的宣传教育格局。抓实平凉日报等传统媒体报道,做好平凉市民族宗教网、平凉市门户网站、“丝路红石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向各族群众介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最新动态、典型事例和亮点做法。至目前,在市电视台制作播放专题节目3期,平凉日报刊登相关文章2篇,线上共发布各类信息600余条。抓深线下宣传,开展“万屏点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花开香丝路·团结共绘同心圆”主题宣传宣讲活动,举办全市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书记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培训班等活动10余次,参与党员干部、各族群众共计5万余人,各族群众民族政策法规知晓率进一步提升,“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丰富载体形式,我市细化任务,强化措施,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着力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以“石榴籽”教育工程为核心,各级各类学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校园”“十个一”活动,广泛开展“亲子民族大联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手抄报展评、师生普通话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文艺展演、主题班(队)会,丰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内涵,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从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坚持互嵌式发展理念,抓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示范点38处,开展“石榴杯”主题征文、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等活动共计20余场次,参与群众上万余人。着眼挖掘景区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内涵,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乡村振兴文旅样板村7个,打造崆峒区上杨乡小岔村、白庙乡贾洼村、华亭市策底镇、泾川完颜民俗文化村等“民族团结+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示范村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巡回演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演暨非遗“五进”等文艺活动100余场(次),真正使景区成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舞台”。

同时,我市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创融合”,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奋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幸福美好新平凉建设中。组建“丝路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采取现场宣教和巡回宣讲、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 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全市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情团结情奋斗情。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和谐稳定,开展“创城有我 志愿同行”环境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紧扣“三新一高”,立足民族乡村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重点实施崆峒区寨河乡鄢铺村肉牛养殖小区、华亭市山寨乡街区提升改造等特色产业、基础设施项目25个,各族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来源:平凉市人民政府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