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地处中纬度腹地,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具有日照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特点。丰富的水土光热资源和相对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优势地带。近年来,按照国家和省市部署要求,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统筹治理观念,坚持把经济林果和木本油料产业作为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具体要求,坚持把生态治理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紧密结合“一屏一带一廊一城”生态布局和戈壁农业发展规划,围绕黑河流域、交通干线、荒漠戈壁、沙化耕地和沿山冷凉区等重点区域地段,大力实施绿色富农行动,推动全市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特色经济林建设布局及主要树种
根据我市山、川、沙区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林果生物学特性,围绕“一屏一带一廊一城”生态布局,全市特色经济林果基地建设总体布局为“三区两带”,“三区”即中部绿洲区、北部荒漠区和沿山冷凉区;“两带”在海拔1300-2450米的区域以海拔1800米为界划分成两个梯带,即在海拔1300-1800米的优势林果产业带内,突出发展优质梨、红枣、葡萄、文冠果、油用牡丹、核桃等优势树种,重点是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和肃南县明花乡相应的区域;在海拔1800-2450米的沿山冷凉区内,积极发展以设施林果及杏等为主的特色树种,重点是甘州区、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相应的区域。遵循林业建设客观规律,利用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优势,按照适地适树、发挥优势、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要求,将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相结合,重点发展优质梨(主要是早酥梨、红早酥梨)、红枣(主要是骏枣、灰枣)、葡萄(主要是鲜食葡萄、酿酒葡萄)、枸杞等优势特色树种,积极发展文冠果、元宝枫、油用牡丹、核桃等木本油料,着力打造黑河沿岸优势林果产业带和沿山冷凉区特色林果产业片。
二、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集中力量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决策部署,围绕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生态带、交通绿化带、城市绿化带、防风固沙带和乡镇村庄等重点区域,统筹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统筹生态产业和民生改善,促进生态建设与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生态型经济,把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林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让群众在建设青山绿水中实现脱贫增收,市域内横贯东西、连通南北的“三横四纵”绿色大通道初具雏形,戈壁荒滩、重度沙地和重要水源地生态经济复合林网逐步建起,红枣、葡萄、梨、枸杞、木本油料等特色林果产业带基本形成,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是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随着新一轮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五期、中央财政补贴造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和山水林田湖等重大生态修复项目的深入实施,我市经济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稳步提高、产值明显增长。全市“十三五”期间新增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26万亩,截至目前,全市特色优质林果面积达50万亩,全市经济林果总面积87.96万亩,木本油料4.21万亩,其中:苹果1.78万亩、核桃0.69万亩、梨9.94万亩、枸杞4.36万亩、沙棘40.58万亩、葡萄4.8万亩、杏8.52万亩、枣9.64万亩、桃0.56万亩、樱桃0.08万亩、文冠果2.21万亩、油用牡丹0.39万亩、其他林果8.62万亩。已建成民乐海圣集团矮化密植苹果园、甘州区万禾草业公司优质梨、临泽红枣红公司矮化密植枣园等千亩以上集中连片、标准栽培、专业生产、集群发展的一批示范基地。2021年全市经济林果和木本油料果品总产量达20.5万吨,实现年产值8.2亿元。
二是产业带动与生态服务功能明显增强。经济林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下游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市建成以祁连葡萄酒业公司、甘肃国风葡萄酒公司、临泽祁连红枣业公司、临泽枣尚好食品公司、临泽红桥葡萄庄园、民乐县林河果汁公司为代表,以葡萄酒、红枣、浓缩果汁精深加工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11家,设计产能12万吨,年生产各类产品3.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470万元。以经济林为依托,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活动蓬勃兴起,对林业产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同时,“十三五”以来,围绕交通主干道、黑河沿岸、沿山浅山区和荒漠沙区,新植经济林以每年5万亩以上的速度增长,占年新增造林面积的比重达到30%左右,累计增加有林地面积26万亩以上,生态服务功能明显提升。
三是经济林发展的优势特色更加突出。注重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特色水果、木本油料、木本药材等优势特色树种,目前发展以临泽小枣、灰枣、哈密大枣为主的枣产品9.64万亩;以早酥梨、红早酥梨、苹果梨、皇冠梨等为主的优质梨9.94万亩;以矢富萝莎、红提、红地球、赤霞珠、梅鹿辄、蛇龙珠为主的葡萄产品4.8万亩;以仁用杏、珍珠油杏、杏王、李广杏为主的杏产品8.52万亩;以宁杞1、4、7、5、9号、黑红为主的枸杞产品4.36万亩;以红元帅、红富士、金冠、国光、黄元帅、金红为主的苹果产品1.78万亩;以薄皮核桃、温185、新2为主的核桃产品0.73万亩;以中油13号、阿布白、红沙桃为主的桃产品0.56万亩;以沙棘、红宝石李、西梅、山楂为主的优质杂果6.16万亩;梭梭接种肉苁蓉2.54万亩,以文冠果、油用牡丹、玫瑰为主的木本油料基地4.21万亩,发展速度和产值效益明显高于一般经济林,初步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和区域特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带。
四是带动林农增收作用显现。发展经济林,不仅能带动生态总量增长,也是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我市生产枣、葡萄、枸杞、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产区,农民来自于优势特色经济林种植经营的收入比重明显提高。如山丹县睿裕祥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奇镇张湾村汲世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4万亩的枸杞基地,仅进入采果期,就吸纳周边劳动力4000多人就业,日均工资达120元以上。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延伸了生态产业链条,实现了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环境改善、互促共赢的目标。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壮大特色林果优势产业。我市所处的纬度和充足的光照、洁净的水土、较大的温差、干燥的气候等独特的自然条件,是梨、红枣、葡萄等特色林果的适宜产区。目前全市优质梨、红枣、葡萄、枸杞、杏等特色优势林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可以说基地建设已具有一定的规模。按照适地适树、发挥优势、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要求,在优势经济林基地面积实现区域合理覆盖后,紧扣扩良种、强管理、精加工、促营销四个重点环节,夯实产业增收基础,持续提高产量、提升品质、培育市场、增加效益,打造规模优势与品质优势并重的特色优势林果产业,打响“张掖葡萄”、“临泽红枣”、“祁连葡萄酒”、“国风葡萄酒”、“林河果汁”、“睿裕祥枸杞”等知名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张掖市林业和草原局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