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制种是种植业中效益最高的产业,与一般粮食作物相比,收入可增加数倍。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张掖市蔬菜制种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大幅度增长,市场供应能力明显增强,效益和质量稳步提高,产业优势日益凸显。2020年全市共落实蔬菜种子生产面积8.97万亩(高台县3.8万亩、甘州区1.9万亩、民乐县1.8万亩、临泽县1.27万亩、山丹县0.2万亩),产种量达到529.48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37.0%和41.5%;其中常规繁育种6.27万亩,杂交繁育种2.7万亩,蔬菜制种总产值达到12.38亿元。
蔬菜种子生产企业通过自主选育、合作育种、引种等方式,大力开展蔬菜新品种认定登记工作。全市共认定登记了辣椒、番茄、洋葱、西葫芦、甜椒、西瓜等多个新品种,增强了地方蔬菜制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已形成了以高台县、甘州区、临泽县三县区黑河灌区杂交蔬菜制种为主,以山丹县、民乐县两县常规繁种为辅的蔬菜制种格局。蔬菜制种基地分布在高台县、甘州区、临泽县、山丹县和民乐县五县区的40个乡(镇)。近年来,通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蔬菜制种基地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
2020年,全市从事蔬菜制种的企业达到63家,其中对外制种企业11家,带动参与蔬菜制种的农户达到2.3万户,人均收益6500元。全市已建成以绿港、坂田种苗、瑞真种业等为代表的工厂化育苗中心5个,提高了种苗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通过多年的种子生产实践,全市农业系统职工、制种企业职工、制种农户积累了丰富的蔬菜种子生产经验,蔬菜种子生产种类日益增多,涵盖了茄果类、叶菜类、根茎类和豆类等类别。茄果类制种以番茄、辣椒、茄子为主,叶菜类制种以菜心、香菜、菠菜、白菜等为主,根茎类制种以萝卜、胡萝卜等为主,豆类制种以荷兰豆、甜豌豆和菜豆等为主。随着蔬菜种子质量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和基地农户的种子生产技术水平、质量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随着蔬菜种子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蔬菜种子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延伸,带动了养殖业、包装业、运输业、机械加工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蔬菜种子产业的发展,使农业生产的亩耗水量大幅度下降,有效缓解了农业用水矛盾。
六、品牌效益不断提升
各制种企业充分发挥张掖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措施,从亲本引进、育苗、杂交和采收、晾晒等环节入手,组织制种农户精心开展蔬菜种子生产,种子质量逐年稳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目前生产的蔬菜种子,已从单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向外向型销售转变,张掖生产的优质蔬菜种子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韩国、泰国、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农户从蔬菜制种获得的效益明显高于玉米制种、大田作物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