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和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各市(州)、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兰州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依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的通知》(甘办发〔2021〕11 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和省林草局研究制定了《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及《分产业篇方案》和《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现一并印发给你们,请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统筹安排部署,抓紧落实任务。各市县要根据《通知》精神和省上方案,结合各地产业基础,产业优势、规模和类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强化目标管理和项目资金支撑。

二、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各地要加大对实施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资金投入,原则上到县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0%以上重点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与 2021 年倍增行动计划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项目挂钩。中央和省上的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除约束性的项目外,原则上全部用于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着力抓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做强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打造产业集群、重大技术科技攻关、抓点示范等,为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各地要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的总体要求,实施一批重大行动,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一批重大平台,配套系列重大政策,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五个一”推进机制。省农业农村厅成立了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领导小组,设立倍增行动计划推进办公室。进一步完善包抓责任制,形成纵向由厅领导挂帅组成工作专班包抓产业等重点工作落实,横向由厅派县区包抓督导队到县区督导各项重点任务落实的工作责任制。每个产业由一名厅级领导挂帅组成工作专班,带领相关处室、站所及专家团队,开展抓点示范行动,要求每个产业省级至少要建立 1 个万亩(万头)以上的绿色标准化种养示范基地(场),带动市县两级抓 5-10万亩集中连片产业带,培育壮大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省农业农村厅从厅系统抽调 246 干部,组建 80 个乡村振兴包抓督导工作队,实现对全省 86 个县(市、区)包抓督导全覆盖。厅派县区包抓督导队,包抓内容从精准到户产业扶贫向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粮食安全、生猪保供、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转变,将乡村振兴主要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县区,形成任务清单到县区和包抓责任到队到人的工作机制。特别是将落实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抓点示范、基地建设、园区创建、主体培育、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甘味”品牌打造等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在与国家、省上今年已经下达和拟安排的项目资金相统筹的基础上一一落实到县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年底对省、市、县农业农村系统包抓工作进行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奖罚的主要依据。

四、加强督查指导,实施严格的责任考核。省上将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体系,作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及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督查考核重要内容。建立统分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分年度分产业制定考核办法,制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强考核调度,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各地要加大督查力度,分年度分产业细化实化考核指标,从严组织实施考核,确保三年倍增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

附件:1.《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2021-2023 年)》

2.《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分产业篇方案(2021-2023 年)》

3.《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 1:

 

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总体方案

 

(2021-2023 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要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面下功夫,发展高附加值的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 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拉开架势构建和完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推动我省加快实现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根据中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一)自然条件独特。我省是全国自然地理多样性最突出的省份,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天干地不干”,水土洁净、病虫害少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突出。农作物生长期较长,营养积累多, 品质优良。同时,我省又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饲草料资源丰富,广袤的草原、沙漠、戈壁和连绵的祁连山脉成为动植物疫病防控的天然隔离屏障,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

(二)产业基础良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拉开架势构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走上“现代”方向引领、“丝路”时空定位、“寒旱”内在特质、“甘味”品牌标识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全省农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调整,种养规模迅速扩大,产量产值快速增加,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不仅对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支撑作用,也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形成“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出一大批“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特色农产品,农业结构深刻调整,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二是构建起生产组织体系, 实现龙头企业对贫困县、合作社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全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成体系的巨大变化。三是构建起投入保障体系,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和金融优先服务的重头,累计落实到户种养产业扶持资金 155.5 亿元,扶持龙头企业、产销协会、加工销售信贷资金1070 亿元,安排扶持合作社资金近 6 亿元,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撑更加坚实。四是构建起产销对接体系,组建“牛羊菜果薯药”特色产业产销协会,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和产地集散中心,建立“省级‘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品牌营销体系,形成从产地到终端的市场网络。五是构建起风险防范体系,设计开发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基本实现有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种养产业全覆盖,2018 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保险资金 35.6 亿元,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兜起了“安全网”。2019 年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 4372.7 万亩,牛羊猪存栏达到 3034.2 万头(只),出栏达到 2469 万头(只),与2017 年相比,全省牛存栏量、羊出栏量分别增长 8.2%、10.4%, 蔬菜产量增长 8.5%,苹果产量增长 41.3%,马铃薯产量增长28%,中药材产量增长 5.5%。其中,牛存栏和出栏分别居全国第 9 位和第 11 位,羊存栏和出栏分别居全国第 3 位和第 7 位,高原夏菜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马铃薯、中药材、苹果面积产量位居全国第二,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3239.6 亿元,农民人均优势特色产业收入达到 7731 元。2019 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8%,增幅居全国第一。

(三)发展潜力巨大。我省农业长期以来处于小而散、自

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层次,这既是劣势,也为现代农业发展留下更大空间。经过近年来不懈努力,我省农业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水平快速提高,全省 200 多万农户已经嵌入产业链条,做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这篇大文章潜能刚刚释放,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空间广阔,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后劲十足。同时,随着党中央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程持续深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新格局逐步形成,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正不断向西部转移聚集,越来越多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正加速在我省布局落地。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业产业要素流动更加通畅,进一步助推扩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适生区覆盖面、拓宽优势特色产业种养规模。加之生物技术、人工智能、5G、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交互联动, 种业工程、水肥一体、高效节水、全程机械化等现代农业技术以及新品种、新材料和新装备的全面推广,为优势特色产业增产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农产品产量、质量将得到大幅提高。

(四)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国内消费水平不断升级,消费者对天然有机、绿色生态优质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快速增长, 为我省“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等特色农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加之去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农产品进口造成不利影响,我省农产品在全国乃至国外市场的占有份额将进一步扩大。同时,经过近年来持续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甘味”系列特色农产品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越来越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可和青睐,销售规模不断攀升,价格持续上涨,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市场竞争力将大幅度提升。

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虽然有了良好基础,但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弱项和不足,呈现优势特色和劣势不足同样突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势突出但发挥不充分。我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具有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优势、处于“一带一路” 重要节点的区位优势和绿色农产品品质品牌优势等,但这些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特色明显但规模不够大。特色农产品种类多、品质优,但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偏小,产业聚集度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处在自产自销阶段。三是主体增多但能力不够强。通过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狠抓合作社规范提升,形成了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但还存在规模小、带动能力弱、利益联结不紧密等问题。四是产出增加但加工不够深。优势特色农产品产量呈逐年增加态势,但尚处在初级或半成品加工阶段,深加工滞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五是投资增加但效益不够好。产业投入加大,但资金使用集中度不高,投入与效益不匹配,经营主体还存在投资能力弱、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六是农技创新但推广不够宽。各地组建了科研推广队伍,研发出了一批科研成果,但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科研与生产推广脱节,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率不高。七是土地流转但范围不够广。通过开展耕地确权登记、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举措,促进了耕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但流转机制还不完善,流转面积还不够大。八是品质独特但品牌不够响。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甘味”品牌对我省特色农产品的引领效果得到显现,但知名度和影响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我省正处在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优势特色产业的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提质增效动能持续强劲增长,实施三年倍增行动计划, 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扩规模、提质量、增效益,势在必行、恰逢其时。只要各级各方面乘势而上、奋发图强,凝神聚力、竭尽全力,扬长避短、发挥特色,激发潜能、狠抓落实,用 3 年左右时间完全可以实现优势特色产业效益、规模、产量、质量大幅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加有力的产业支撑,为实现农产品“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的保值目标做出贡献, 奠定甘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在区域乃至全国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发展目标

坚持“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实行项目化、园区化、专业化,推行标准化、数字化、融合化,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适宜区集中,建成一批产业大县、加工强县和产业强镇,打造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一县多园”“连乡成片”“跨县成带”“集群成链”的现代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建立良种繁育、技术支撑、标准化规模化种养、仓储加工保鲜冷链物流、产销对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支持的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循环链,建成相对完备的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优势特色产业效益倍增。

(一)产业集聚。“十四五”期间,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00 个以上,打造 10 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培育一批 500 亿元级以上的产业,带动形成中药材、蔬菜2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产业园区体系,实现县(市、区)国家或省级产业园区全覆盖。

(二)规模扩大。到 2023 年,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由2019 年的 4372.7 万亩增加到 4891 万亩,增长 11.9%;牛羊猪存栏量达到 4654 万头(只)、出栏量达到 4013 万头(只), 分别较 2019 年增长 53.4%和 62.5%;全省种养业结构调整到6040。 2025 年,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增加到 5131 万亩,牛羊猪存栏量达到5228 万头(只)、出栏量达到4540 万头(只)。

(三)效益倍增。到 2023 年,全省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由 3239.6 亿元增长到 5452 亿元,增长 68.3%。与2019 年相比,奶牛、生猪、鸡、饲草料、地方性特色产品(食用菌、百合、藜麦)等产值实现翻番;蔬菜(含设施农业)、马铃薯、中药材、苹果、肉羊、肉牛、核桃、花椒、油橄榄、葡萄等产业产值翻半番或接近翻番,现代种业产值增长 20%以上;力争全省农民人均优势特色产业收入由 7731 元增加到1 万元以上。到 2025 年,全省重点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 6181 亿元,农民人均优势特色产业收入达到 12000 元以上。

三、总体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 以“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产品为补充,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为引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发挥“独一份”“特别特”“好中”“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优势,突出“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健全完善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快实现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

(一)促进产业集群。注重调结构,以节水农业、旱作农业、设施农业、戈壁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快构建“一带五区” 特色农业优势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坚持政府市场两手并用, 整乡跨县全域推进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群体,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向最佳优势区集中,实现优势区特色产业全覆盖,推动“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注重促融合,按照全产业链的思路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最大限度释放乘数效应。

(二)促进龙头集中。加大“外引内培”工作力度,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带动能力强的大型龙头企业,到 2025 年打造一批 20-50 亿元级龙头骨干企业,总产值达到 2000 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0%以上,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紧盯农户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探索完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之间更加紧密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引导形成有分工、有合作、可持续的经营联合体。

(三)促进技术集成。积极研发引进示范推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成套技术和成套装备,全面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集中连片绿色化、标准化、机械化种养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区,引领现代农业科技集成使用。强化基层农技农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四)促进要素集聚。加强统筹规划,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特别是省级产业园区建设,构建要素聚集的平台,持续深化财政、土地、金融、税收、人才、科技、电商、物流等聚集融合,强化保障用地需求,完善多元化投资体系,引导金融资本,加强银企对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让农业产业发展找到更多“源头活水”。

(五)促进保障集合。巩固提升现有水利设施,加快乡村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着力扩大节水灌溉农业范围。加快土地整治、中低产田(园)改造、高标准农田(园)建设。加大农产品流通、交易市场、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产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基本原则

(一)坚持品质至上。品质是我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根”和“魂”。要加强农业生产过程管理,采取最严措施控制农业污染,涵养水土、保持洁净,为优质农产品提供绿色天然的生长环境。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作为一项战略性长期性基础工作,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计划,保护特有种源并不断改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保持独特品质、独特风味和独特功能。大力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建设,坚持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以过硬品质提高竞争力、抢占大市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构建消费者“舌尖上信任”的制度保障。

(二)坚持节水高效。缺水是甘肃基本省情,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结构性缺水并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是优势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要在极限节水、深度节水、高效用水上狠下功夫,着力推进科技节水,着力发展设施农业,着力节约亩均用水,实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相得益彰,构建与水资源禀赋相适应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定额管理,提高单位用水量的产值效益。推行阶梯水价,按照节约用水、高效用水情况,梯次予以奖补,实现降本增效。

(三)坚持特色规模。特色农产品只有达到一定生产规模才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品质优势才能持续巩固并形成市场效益。要坚持走“特色+规模”的路子,下大气力改变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度不高、规模相对偏小的现状。要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及地方性特色农产品,深挖适生空间, 调整优化种养结构,采取提高复种指数和高产高效技术,推进连片种养基地建设,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优势区聚集,集中力量做大产业规模,将特色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四)坚持兴业富民。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农民是受益者、主力军,“钱袋子”能不能鼓起来,增收后劲足不足, 直接关乎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须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把保障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兴业与富民有机统一起来,处理好产业与农民、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关系,千方百计让农民更多分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增值收益。要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做大做强产业为主线,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多渠道促农增收, 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

(五)坚持两轮驱动。改革和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好比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不断向改革要动力活力、向科技要质量效益,在深化“三农”改革上发力,在推进科技创新上加劲。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变”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和配置。要更加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和现代装备集成推广应用,围绕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农业机械研发、农业科技推广、延伸产业链条等,分阶段推出农业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推进就地转化应用,为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注入动能、提供支撑。

(六)坚持政策引导。强有力的政策对于支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政策集成效应,树立系统观念,坚持系统思维,加强政策集成,完善政策供给,调动各种资源、激活各类要素,增加产业投入、完善激励举措。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项目建设等要体现集中性、明确导向性、解决制约性、注重激励性、保持连续性、惠及普遍性,推动各种资源要素向优势产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集中,调动各方面在土地、园区、资金、良种、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集中攻坚、协同发力。

(七)坚持品牌引领。农产品品牌代表着农业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前景。“甘味”品牌是提升我省农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实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有效抓手。要坚持实施“甘味”品牌战略,以“甘味”省级公用品牌培育壮大为龙头,以绿色高质量为基础,坚持互认互宣、开放共享,完善区域公用品牌授权机制,擦亮老品牌、创响新品牌,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核心的农业品牌格局,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让“甘味”农产品走向全国、行销世界、惠及千家万户。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依托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土地增减挂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土地出让收益等现有财政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统筹整合力度,并建立稳步增长机制,优先重点支持三年倍增行动。省上设立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统筹解决种质资源保护、良繁体系建设、抓点示范和重大技术攻关等共性问题,其中 20%资金用于省级抓点示范。

年度到县的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50%以上重点用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省级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时要把实施三年倍增行动作为重要因素,与产业项目密切衔接,分配到县资金优先保障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优先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和高标准农田,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新型经营主体,振兴种业和建设乡村冷链物流设施等。对接争取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优先用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相关市县要围绕三年倍增行动,积极谋划、储备一批符合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条件的农业产业项目,省级在分配新增债券额度时予以倾斜支持。

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的激励政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及其他资金用于支持三年倍增行动情况,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内容。省市县农业农村、林草、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加强对产业发展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

(二)用活金融保险。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三年倍增行动,在继续实施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农产品收购贷款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引导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合作社、农户参与三年倍增行动。充分发挥甘肃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基金投融资功能,对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股权融资支持,增强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能力,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产业并购、保荐上市等方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积极推行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土地经营权依法合规抵押融资。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自然资源资产等抵押融资,以及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担保融资。鼓励金控担保集团和省农担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政银担保合作机制,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提供融资担保。以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为目标,健全完善中央补贴品种保大宗、省级补贴品种保特色、市县补贴品种做补充的风险保障体系。支持保险机构开发推广新型保险产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实施范围,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风险保证保险,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保障用地供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增加的耕地作为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在省域内调剂,所得收益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通过村庄整治和闲置宅基地复垦腾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和乡村建设行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 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安排至少 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在林果产业项目、林果苗木基地建设和利用林地草地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高效节约用水。因地制宜推进节水技术创新与用水设施现代化,在灌区推广喷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在旱作农业区推广全膜覆盖、软体水窖和集雨节灌,促进节水技术和农艺技术综合集成,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配置、节约高效利用。加快开展节水系统设计、政策体系完善、工程技术研发应用,扎实做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巩固和提升现有水窖、蓄水池、泵站、水库、塘坝等小型水利设施。结合中央和省级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优先支持优势特色产业生产大县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所在的大中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在不突破地区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前提下,优先安排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戈壁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工物流园的用水指标。

(五)壮大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引进龙头企业,在基地建设、技术改造、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打造、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大型农业企业集团,形成国家、省、市、县级龙头企业梯队。鼓励龙头企业下联合作社带农户建标准化规模化种养基地,上联市场开发生产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形成规模,加快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上实现突破。到 2023 年,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500 家、达到 3500 家,20 亿级的龙头企业达到16 家,50 亿级 1 家,全省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 2000 亿元。大力培育企业家和农村带头人队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引导各类企业投资乡村,开发农业农村资源,丰富产业业态。培育一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现代农业企业家, 培育一批“小巨人”农业企业家,培育一批乡村能工巧匠。依据有关规定,对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贡献突出的优秀企业家给予表彰。

扎实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加大合作社财务、管理、运营等培训力度,积极创建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发展有产业或种养基地、有农业机械服务、有良种生产供应、有仓储和加工场所、有订单生产的“五有”合作社。鼓励支持合作社产业链、区域间的联合抱团,努力打造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高标准联合社。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多种类型的合作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对种养大户出台相应支持政策,扶持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经营能力。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特色产区产业路建设列入村组道路建设规划,安排项目资金给予支持,逐步实现养殖规模千只以上或收购加工农产品万吨以上的合作社通社道路全硬化。

(六)支持园区创建及产业基地建设。配套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产业园体系,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集群,示范带动全省农业产业全面转型升级。

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安排上予以倾斜支持、优先安排。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县(市、区),原则上要依据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物流园,规划面积应在 1000 亩以上。鼓励引导新建骨干龙头企业要向产业园区集中,对入驻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可按规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贷款给予适当贴息。

(七)健全服务体系。坚持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作用和

市场化购买服务并重,全面构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农技农机、畜牧兽医站所建设。加快培育种养、加工、销售、科技、信贷等各环节多元化的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鼓励农业服务人员建立农技农机合作社、种养技术服务队、防疫服务队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业经营主体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产业的保姆式服务。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研发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大农业实用机械研发推广力度,强化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农业技术应用研究。

大力实施“厚道甘肃、地道甘味”的“甘味”品牌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省域公用品牌、地方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互认共建、互促共享的知名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

加大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支持产业大县建设特色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仓储保鲜设施, 加快农村产地批发市场改造升级,确保每个产业大县至少有 1 个农产品产地交易市场。积极推动邮政、供销、交通、商贸流通等物流重点项目和资源整合共享,加大农产品电商和物流服务站点建设力度,优先支持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物流配送一体化信息共享等项目。

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乡贤能人、种养大户等各类人才到农业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创新创业。加大生产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两类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做好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和晋升工作,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对积极参与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入选国家级和省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和首席专家评选、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岗位聘用、岗位特设、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推荐。

六、组织领导

(一)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的组织领导体系。继续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抓具体”,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实施三年倍增行动的组织领导,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明确目标任务,细化政策举措,靠实工作责任,抓好任务落实。

(二)实行“五个一”的工作推进机制。围绕每个优势特色产业,建立省、市、县三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组织协调三年倍增行动实施。

(三)强化部门协同配合的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农业农

村和林草部门要牢牢扛起主责部门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各级发改、财政、商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科技、扶贫、金融监管等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要通力协作,全力支持三年倍增行动实施,做到力量向产业体系构建聚集、项目向优势产业培育聚拢、资金向现代产业发展聚合。

七、工作考核

(一)明确考核机制。加强对三年倍增行动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督查考核,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体系,作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及市县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督查考核重要内容。

(二)建立指标体系。根据各个产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统分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核的指标主要包括三年倍增行动完成情况(含产业规模、单位产值、总体效益的完成率,主导产业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主导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等)和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等方面的内容。种植业重点考核亩均效益、亩均节水、高标准农田和高标准果园占比等,养殖业重点考核良种化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等。资金投入上重点考核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整合涉农资金等用于三年倍增行动的比例。

(三)严格开展考核。分年度、分产业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考核办法,细化实化考核指标,从严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将考核结果作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对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市(州)和县(市、区)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对未完成任务的市(州)和县(市、区)减少下一年度财政奖补资金,对排名靠后的市县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并追究相关责任。

附件 2(略)

附件 3

 

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举措,是有效聚集产业要素、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 体,是实现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计划的重要抓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决策部署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按照“谋划一批重大平台,实施一批重大项目, 配套一批重大政策”的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创建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推动要素集聚建园、产业融合强园、绿色发展兴园、改革创新活园,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创新谋发展、以改革促提档,大力推进产业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企业主体向产业园集中,创新产业组织方式,促进农业科技集成创新,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打造成乡村产业发展的产业集聚平台、投融资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政策高地,发挥技术集成、人才引进、产业集聚、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使之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主阵地、农民致富的主战场、农业现代化的领头羊,为加快实现由特色农业大省向特色农业强省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机制创新、政策支持、配套服务、推动工作等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建设主体作用,积极探索政府市场两手并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的体制机制,制定并实施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形成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运管模式成熟、多部门协同支持、主体竞相参与、多元投资建设、省市县三级同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按照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成县域经济增长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的原则,紧盯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突出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科学合理规划布局,分级、分类、分产业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完善功能配套,彰显特色优势,形成聚集效应。

——集约集聚,引领示范。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聚力、增量、提质的平台优势,集成财政、金融、科技等政策,集聚土地、资源、人才等资源要素,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加快推进产业集群、龙头集中、技术集成、要素集聚、保障集合,形成高效完备的产业体系,健全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增值收益的体制机制,突出农产品加工销售,重点支持加工物流园基础配套仓储物流和环保设施建设,增强园区集约集聚功能,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大平台示范引领作用。

——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坚持节水高效,量水而行、因水施种,推广绿色循环种养模式,调整优化种养结构,打造集中连片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围绕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实施“甘味” 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着力构建产地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评价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体系,不断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走“寒旱农业—生态循环—绿色产品—‘甘味’品牌”的发展路子,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三)创建目标。“十四五”期间,全省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占全省优势特色产业面积的比重达到 60%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占全省养殖总规模的比重达到 60%以上。以县为单位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100 个以上,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打造陇西中药材、安定马铃薯、民乐现代设施戈壁农业、环县肉羊、静宁苹果、武威生态奶等 10 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形成中药材、蔬菜 2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构建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骨干、市县级为基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形成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聚集、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带动农户明显、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的全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四)创建标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标准: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大胆创新的原则要求,依据全省地域狭长、气候多样和各地产业基础、规模、类型差异很大的现状,分别提出省级产业园区创建三类标准:一类园区主要参考指标:主导产业覆盖面达到70%以上;加工物流园占地规模在 5000 亩以上,实现水、电、路、通讯、平整土地等基础配套,农产品加工率达到 6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2.5:1,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包括仓储物流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 20 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达到 30%以上;人均一产增加值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0%以上。二类园区主要参考指标:主导产业覆盖面达到 60%以;加工物流园占地规模在 3000 亩以上,实现水、电、路、通讯、平整土地等基础配套,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2∶1,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包括仓储物流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 15 亿元以上; 主导产业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达到 25%以上;人均一产增加值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5%以上。三类园区主要参考指标:主导产业覆盖面达到 50%以上;加工物流园占地规模在 1000 亩以上,实现水、电、路、通讯、平整土地等配套设施,农产品加工率达到 5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 1.5:1,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包括仓储物流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 5 亿元以上;主导产业农业增加值占一产增加值比重达到 20%以上; 人均一产增加值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20%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建标准:产业基地宜机化道路、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设施装备、农业用电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达到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条件,现代农业科技适用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基本覆盖。社会化服务组织比较健全,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组织农户建连片种养基地的能力较强并达到一定比例,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较好。农业生产清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0%。基地良种覆盖率、实用技术到位率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率均达到 95%以上。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合格率达到 98%以上。

二、创建办法

(一)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

1.主导产业明确。按照“一园一产业”创建原则要求,紧紧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优势特色产业和现代种业,综合考虑各县(市、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产业基础、市场潜力、规模大小等因素,县(市、区)要选择 1 个覆盖度广、产业链配套完整、带动能力强、竞争优势明显、对农民增收起到支撑作用的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或 2 个关联度高的种养循环优势产业)。

2.产业链配套完整。按照打造良种繁育、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要求,科学规划产业园区建设功能分区。产业园区一般要设立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加工物流园、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区、综合管理服务区等。

——绿色标准化种养基地是产业园基础区,立足县域农业比较优势,以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为基础,瞄准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行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生产方式,为农产品加工销售提供稳定充足的原料。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集中连片种养基地”的组织经营体系,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农户的比例不能低于50%。

——加工物流园是产业园核心区,围绕主导产业,聚集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形成加工企业集群。加工物流园占地规模按照一、二、三类园区标准科学规划。可根据实际设置农产品初加工区、精深加工区、保鲜仓储区、物流(冷链)配送区和电子商务区等。每个产业园区要建设区域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1 个以上,逐步培育成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配套建设农产品产地初级市场,建设相应的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构建从产地到终端大市场的流通体系。

——科技信息创新服务区是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引领先行区, 可根据需要设立科技研发中心、良种繁育推广中心、信息服务中 心(包括信息平台、大数据平台)等,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 成果的研发、引进、集成创新及试验示范推广。

——综合管理服务区是产业园服务保障区,可根据需要设立产业园区管委会、一站式办事大厅、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产品展示展销或农耕文化中心、农民培训教室等。

(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1.开展抓点示范行动。紧紧围绕园区创建确定的主导产业, 省、市、县各级开展抓点示范行动,建设集中连片的绿色标准化产业示范基地,推动特色产业向优势区集中,核心示范基地种养规模不少于 1 万亩(头、只),辐射带动跨乡成带的生产基地规模不低于 10 万亩(头、只),产业基地高标准农田占比超过 60%, 带动龙头企业、合作社实现“一企一基地、一户一块田、一户一台地”。具备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微灌为主的节水灌溉达到 30%, 水肥一体化达到 20%。建立以县为主、省市扶持,实现产业基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 60%的创建目标。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60%,规模化养殖场综合机械化配套率达到 55%,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5%,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0% 以上。

2.建立绿色标准化监测评价体系。紧盯规模化绿色化标准化基地建设,以省级统筹、市县为主,分区域、分产业开展以土壤、水质为主的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建立产地环境监测评价标准和监管体系;开展综合技术集成化、程序化应用和绿色化标准化控制,建立基地农产品营养品质特质监测评价体系;开展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价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三、创建任务

(一)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围绕扩大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提高农业产出水平和生产效率,实现效益倍增,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推广标准化温室、工厂化育苗、控温控湿智能化、节水节肥一体化等先进适用设施。行业主管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加强分类指导,依照创建标准,集中力量建设连片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打造专业化大型原料生产区或产业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覆盖。发展公共品牌,培育知名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品牌链,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继续加大“外引内培”工作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引导龙头企业入驻产业园;采取土地流转、保底分红、务工就业、二次分红等方式,积极推进“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设基地”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促进县域龙头企业向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集中。发展有种养基地、有农业机械服务、有良种生产供应、有仓储和加工场所、有订单生产的“五有标准”合作社,不断提升合作社发展水平和带动能力。鼓励支持合作社产业链、区域间的联合抱团,努力打造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高标准联合社。扩大家庭经营规模,拓展产业链条,培育一批经营水平高、生产规模适度、经济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覆盖产业园种养、加工、销售、科技、信贷等各环节多元化的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县级政府政策扶持引导和市场调控职能,把带动农户的数量和增收效果作为扶持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的前置条件,鼓励通过土地流转入股、代种代养托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形式带动农户发展产业,通过利益调节机制保障生产、流通、加工等各个主体的利润均衡,保障农民更多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三)打造加工物流集聚平台。重点打造加工物流园,引导加工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生产与加工、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综合利用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加快发展连锁专卖、直供直销及电子商务等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建成一批依托产业园区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

(四)深入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依托主导产业,推动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拓展二三产业,形成闭环产业链条,贯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培育“甘味”知名品牌, 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全链条增值,实现产业范围扩大、产业功能拓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促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跨界融合。探索“园区+旅游+文化”模式,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结合民族村落、名城古镇人文资源,充分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产业园区与农村社区、田园乡村、旅游景区联动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健全投融资机制。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产业强镇(集群)、农业绿色发展、乡村冷链物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各类财政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市、县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土地出让金、政府专项债券等直接支持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发低息、中长期贷款产品,为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低保费,鼓励地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担保基金,加大对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企业融资增信支持。

(二)强化用地保障。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产业园区建设用地需求,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腾退出的节余指标优先安排产 业园区建设项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优先用作折抵 产业园区建设用地的补偿指标,有效利用村庄内闲置宅基地、集 体建设用地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积极转为建设 用地。在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中,按加工物流园建设标准, 结合产业实际,合理确定产业园区规模,预留发展空间,统筹配 置所需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对符合政策规定的产业园区用地 予以优先保障;加大对产业基地设施农用地供应及管理服务,与 生产直接关联的分拣包装、保鲜存储、烘干晾晒等设施用地可纳 入设施农业用地范围。开辟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用地审批绿色通道, 从用地指标落实、农转用审批、招拍挂供地、颁发不动产权证“一 对一”全程跟踪服务;优化办事流程,压缩办事时限。

(三)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种质资源库保护、新品种研发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研发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配套技术, 全面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破解“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和支持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 以及农业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设立试验站、示范基地, 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孵化型实体建设,加强与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科研院所合作,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新工艺,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率先推广应用高性 能、复合式、智能化农机装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 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数字田园、智慧养殖,提升产业园 区和产业基地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

(四)强化人才支撑。落实省市县三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套专家团队、一套考核体系“五个一”推进机制,为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撑。采取双向兼职、联合聘用、交叉任职、技术入股、人才驿站等办法, 动员和鼓励科研机构、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等,积极与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对接挂钩、对口帮扶,并采取订单式、建立实训基地、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培养方式,帮助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企业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利用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等,探索制定东西部协作省市、省直相关部门对口帮扶地方产业园建设工作机制。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立“双创”平台,吸引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民工等各类人才到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创新创业,解决引进人才在周边城市迁居落户、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问题。

五、组织领导

(一)建全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工作,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产业园区的统筹指导、中期评估和考核认定等工作,省直相关部门做好配合工作。市(州)党委、政府负责本辖区产业园区建设指导、协调、服务和监管工作,市(州)农业农村部门牵头、市州相关部门配合抓好产业园区创建相关工作落实。县(市、区)党委、政府是产业园区创建主体,负责产业园区规划编制、方案制定、运行管理等推进工作,成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党政领导担任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各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农业农村部门设置产业园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招商引资和服务等工作,承担管委会日常各项工作。

(二)加强规划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核心载体。省农业农村厅要加强调查研究,指导各地科学编制规划,做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项目库。各地要结合实际,补齐发展短板和弱项,编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制定实施方案,理清发展思路,准确把握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功能定位, 确定发展目标、明确重点任务。

(三)强化指导调度。省级设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专家库,为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选派挂职干部和技术 人员深入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开展创建指导。加强创建信息调度。省农业农村厅加强协调调度,督促市(州)农业农村部门及时了 解掌握各地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建设进度,跟踪分析建设中出现 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县(市、区)产 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管理部门要及时总结建设经验和模式,树立典型,扩大宣传,探索能复制、可推广的创建经验和模式。

(四)严格考核管理。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和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定期通报工作进度。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采取“边创边认、以创为主”的方式,符合创建条件的,批准创建后,经 2-3 年时间建设达到省级认定标准的产业园区,省上将授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称号;产业园区实行“目标考核、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评价认定奖励机制,每年对上年已定级挂牌的产业园区进行 1 次抽查“复检”,并按评价结果兑现奖补资金。对坑农害农、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不良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直接取消创建资格。


来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