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工业集中区

一、园区现状

(一)基本情况。康县工业集中区又名康县独一味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位于陇南市康县,2014年12月设立,区内人口5000多人,由王坝园区、三官园区、豆坝园区组成,规划总面积为127.86公顷,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2018年9月升级为省级开发区,主导产业为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制药。

(二)区位优势。康县工业集中区位于陕、甘、川三省交汇地带,是甘肃南部地区东进陕西的“桥头堡”和南下四川的大通道,经成县、天水可直达兰州,成武高速对于边接天水、陕南、川北地区的经济带、物流圈都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国道345线贯穿王坝园区、三官园区,王坝园区、三官园区、豆坝园区距成武高速均在30公里左右,交通十分便利。

(三)发展规划。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27.86公顷,总体上规划形成“一区三园” 的空间结构(一区即康县工业集中区;三园分别为:王坝园区、三官园区、豆坝园区)。王坝园区以“一心一轴三区”空间布局(即一个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一个东西向发展主轴,三个功能区),以王坝镇政府为中心,重点布局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聚集区及配套仓储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及配套仓储区,东西两面布局居民生活服务区,重点发展以核桃、茶叶、食用菌等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和以天麻、杜仲为主的特色生物医药为主导的产业。三官园区重点发展物流、保险、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研究开发、建材、工程设计、工程和产品维修、运输、通信、广告、仓储等生产性服务业,豆坝园区重点发展康养、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高端信息集成服务业、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以及科技交流业、中介服务业、服务外包、会展经济、创意等现代服务业。

(四)基础设施建设。区内建有小型供水设施,能够满足现有生产生活的需要,集中供水工程正在设计;S44望略高速已开工建设,王坝出口位于王坝园区中心;G345贯穿王坝区块、三官区块,G345园区过境段改建工程正在实施,园区1号桥、李家庄桥、鸡山坝桥将园区G345线、G345园区过境线南北连通,两纵三横的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小康公路贯穿豆坝区块,距兰海高速、成渝铁路仅30公里,是目前开发区出入的重要道路;区内建成110KV输变电站1座和35KV输变电站1座及供电线路,区内通邮、通讯、通宽带、通有线电视,污水处理工程建成,天然气首站建在工业集中区内,集中区基础设施初步完善。

(五)特色资源。集中区所在地康县素有“万宝山”之称,境内有高等植物172科1400余种,有香果、红椿、香樟、红豆衫、楠木等珍贵稀有树种28种;有银耳、木耳、天麻、猴头、灵芝等林木真菌96种;有天麻、杜仲等野生药材576种;生存栖息着各类野生动物600多种,其中有国列一、二级重点保护的金丝猴、林麝、猕猴、大鲵等野生动物14种。康县享有“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西北蚕桑重点基地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县”。境内青山绿水,现有森林约338.2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252.72多万立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7.4%,林木绿化率高达74.3%,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县之一,拥有“中国绿色名县”和“陇上江南”之美称。

(五)产业发展现状。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21户,其中:王坝区块14户,三官区块7户。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有甘肃椒房殿农业科技有限公、康县兴源土特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10户企业,现代制药业仅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户企业,现代服务业有康县华彩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其他企业5户。积极培育制药、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2022年,建成甘肃椒房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的花椒籽油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基本建成康县云骄贸易有限公司年产香菇深加工项目,进一步延长了延长了花椒、香菇产业链条,开发了花椒籽的加工深度。2022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4430万元,同比增长3.5%,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43.7%;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13756万元,同比增长2.4%;主导产业集聚度为94.5%,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情况

园区采取规划引导和产业、环保准入等政策措施推动产业、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开发区集中集聚、集约管理、集群发展,推动产业、企业和资源向开发区集中聚集,产业集聚初见成效。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有甘肃椒房殿农业科技有限公、康县兴源土特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10户企业,现代制药业仅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1户企业,现代服务业有康县华彩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等5户企业,其他企业5户。

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上,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利用土地,在规划设计条件上,明确项目用地建筑密度及容积率,防止多占少用、浪费土地资源。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使用调整相结合,通过兼并和企业重组,逐步淘汰占地多、用地少、效益差的项目,目前无存量土地、转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开发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用地规模,着力提高投资强度和投入产出效益。积极配合自然资源局及第三方公司,完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2022年,开发区已建成面积52.64公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为0.018亩/万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投资强度(累计)268.4万元/亩,无闲置土地。

二、优惠政策

为吸引企业投资,保障项目落地,按照2022年度制定的《康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执行。为切实加强康县工业集中区产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的使用监管,提升对入园企业的服务水平,扶持企业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链布局,制定了《康县工业集中区产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企业入园租赁使用及考核管理实施办法》。

三、融资平台建设及多元化融资情况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工业园区发展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园区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有效吸纳金融和社会资金参与园区建设,对政府直接投资的项目进行高效管理和经营,确保出资人资金保值增值,加快康县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为发展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康县人民政府组建了康县信达经济开发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园区墓础设施建设业务,国有资产的管理与经营业务,土地及房产开发、经营业务,投融资业务,物业管理、项目管理、经营代理、仓储物流、信息咨询等业务。

四、优化营商环境情况

一是对《甘肃省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甘肃省企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实施方案(试行)》《甘肃省投资项目区域化评估评审实施方案(试行)》《甘肃省投资项目模拟审批实施方案(试行)》、《甘肃省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实施方案(试行)》等政策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到位;二是出台了《康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二是不存在招商引资政策承诺不兑现问题。政府设立政务服务大厅并运转正常,管委会积极推进项目协办、帮办服务。

五、发展循环经济及开展循环化改造提升情况

根据集中区功能定位,重点打造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制药等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依据循环经济实践的一般思路,集中区循环经济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生态产业链、清洁生产以及循环社会构成。在企业内部,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优先进行企业内部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实现废物减量化,努力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微观经济体系;在企业之间,延伸产业链,进行企业间产品的耦合共生,进行更加充分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实现废物的回收和利用,建立集中区工业共生体系和工业循环经济中观经济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统筹考虑区域内整体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水资源与固体废弃物一体化管理为主要途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引进和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加强技术在生产工艺改进、产业链延伸、以及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积极创造条件,将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生的固体废物药渣和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最大限度地作为康县坤神生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生物肥的原料,既能变废为宝,同时又使废物排放最小化。

今后,集中区将紧紧围绕制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进行强链、补链、延链招商,形成产业集群及聚集效应;同时按照政府投资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政府主导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快建立以园区投资开发公司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社会化参与、多元化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的承载力。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