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南依祁连山脉,北望巴丹吉林沙漠,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得名,历史上又称“甘州”,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全市国土面积3.8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3.49万亩,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平均气温4.1-8.3℃,年降水量112.3-354毫米,年蒸发量1648-2154毫米,平均海拔1200-5565米。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区五县,65个乡镇(街道),常住人口113万人,有汉、回、藏、裕固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
张掖生态地位重要。境内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湿地、荒漠戈壁三大生态系统交错衔接,拥有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绵延1000公里的祁连山近700公里在张掖境内,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6.4%,是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战场;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境而过,有各类湿地25.1万公顷(合376.5万亩),黑河湿地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9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张掖历史文化悠久。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张掖郡,之后历代都设郡置府。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各类文化遗迹127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12027件套馆藏文物(国家一级文物222件套、国家二级文物635件套)。张掖大佛寺是全国唯一现存的西夏寺院,已有900多年历史,寺内卧佛是世界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始凿于东晋时期的肃南马蹄寺、金塔寺石窟群,系国内洞窟艺术珍品;绵延百公里的汉明长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长城之一。历史上曾发生众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如张骞、班超经张掖出使西域、霍去病在山丹大破匈奴、隋炀帝焉支山下会见27国使臣、马可波罗旅居张掖等等。
张掖区位优势明显。张掖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和我国西北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兰新铁路、兰新高铁、连霍高速公路和国道312线、227线贯穿全境,航班航线可直达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西安、兰州等多个城市。建成全省首个通用航空机场——张掖丹霞通用航空机场,已建成一、二、三类通用机场9个。张掖是国家重要能源安全通道,建设了4条油气管道、6条输电线路,西部的煤炭、电力、天然气通过张掖源源不断输向东部。
张掖绿色生态农业蓬勃发展。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532.71万亩,宜耕荒地110.95万亩,农产品品质优良,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米制种、绿色蔬菜、肉牛养殖、优质牧草农业“四个百万”工程持续推进,中药材、食用菌、马铃薯、小杂粮、优质林果、花卉农业“六个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玉米制种产量占到全国玉米供种量的45%以上,建设以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为龙头的10个千亩戈壁农业示范园,是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城市、西北重要的供粤港澳蔬菜基地、全省七大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基地和三大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六县区全部跻身全省牛、羊产业大县。
张掖新兴生态工业前景广阔。已探明凹凸棒石粘土矿储量达9亿吨,占全国储量的64.8%。建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5个,海升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凹凸棒石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滨河酒文化产业园等重点生态型产业化项目加快推进,新兴生态工业正在形成集群优势。创新创业氛围浓厚,2015年入围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行列,民乐生态工业园区被列为首批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6个“双创”基地被认定为省级孵化基地。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省前列,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全国“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出台和落实一系列支持企业创业创新的政策措施,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环境持续改善,发展活力和对外吸引力不断增强。
张掖全域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境内地形地貌丰富多样,有七彩丘陵、冰沟丹霞、平山湖大峡谷“三大丹霞”,山丹马场草原、康乐草原、皇城草原“三大草原”,西夏国寺、马蹄寺、文殊寺“三大古寺”,甘州府城、黑水国古城、骆驼古城“三大古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高台湿地、临泽湿地“三大湿地”,焉支山森林公园、扁都口油菜花海、中华裕固风情走廊“三大自然风景区”,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已建成国家A级景区41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9家,4A级以上景区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游客接待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连续多年保持了30%左右的高速增长。
张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1936至1937年,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21800余名官兵征战河西走廊,在张掖经历的战斗最为激烈和残酷,经历保卫山丹城、血战高台、苦战倪家营、大捷西洞堡、鏖战三道柳沟、决战梨园口等70余次战斗,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革命先烈血洒高台,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境内有革命遗址遗迹88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是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张掖境内有团级以上驻军15个,国防教育基地29处。张掖也是路易•艾黎发起工合运动、创建培黎学校的地方,山丹培黎学校(培黎职业学院)被确定为“全国路易•艾黎精神教育基地”“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工合系统干部培训学院”。
202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67.05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8.62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86.99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251.45亿元,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比全省、全国分别高3.3和7.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24%,增速比全省、全国分别高0.44和5.3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06亿元,同比下降2.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3.15亿元,同比增长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6元,同比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0元,增长7.2%。